Monday, January 31, 2011

遗物联想 -- 笑佛和狮子




这笑佛和狮子是祖父给我爸爸的,看到它们,往往会想起往事。

祖父是个穷秀才,却儿女成群,除了大儿子有读点书,其余全是文盲。我猜想他考到秀才后已入民国,科举制度废了。一个农村书生,在战乱时代如何能有好日子过!

孩子多,没有大的屋子,孩子长大结婚后自然要分家。我爸分到一间离祖屋远而且破旧的房屋,虽然两人辛勤工作,生活还是过得艰难。不得已,我爸在我还是我妈身体的一部分时就到了新加坡,刚到陌生地方,住的是公用房 ,十几个单身汉住在一间房里 ( 有点像旧时的3号病房),每个人有自己的硬木床。出卖体力,省吃省用,累积了一笔钱汇回家乡建造屋子,以为可以衣锦归乡和家人团聚。人算不如天算,连年的旱灾,家乡的生活实在不好过。祖父、叔伯和其他亲戚们都觉得我们一家人应该去南洋,就这样,我妈,哥哥和我也一起移居新加坡。那是五十年代,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移民必须得到英国殖民地政府的批准。

从福建莆田到新加坡需要在广东汕头乘轮船。我们从莆田坐木炭汽车到汕头,那是好几天的路程,由于晕车,我一路呕吐到汕头。 然后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才搭上一艘货轮,一上货轮,大家匆忙的找睡的地方,我们这群人是睡在轮船的底层,和货物一起,草席依着草席,走路都不方便。不过吃的方面倒很不错,早餐有面包和果酱。午餐和晚餐除了汤,还有两三道不同菜、肉。船上备有下午茶,一般是每人一碗薏仁或绿豆汤,对第一次走出农村的儿童,那是奢侈的。虽然晕船呕吐,但有很多讲同样方言的孩子一起玩耍,喜欢的话,还可以一起去洗澡室玩水。白天,和较大的孩子们到甲板上聊天,玩抓迷藏。世界仿佛是为我们而存在:只有轮船,船上的人,再看下去是海,往前面望去是海天结成的线,然后上面的天,偶尔海面会出现几尾飞上海面的鱼。船不断的走,但四周就只是看到海、天和它们连在一起的线。日子过得简单但不枯燥,没有离乡的悲哀,不用担心未来的日子,自由自在,真是过得不亦乐乎。轮船航行一个星期才到新加坡,接我们下轮船的是一帮皮肤黝黑的印度人,他们把我们这些小孩子几乎是从轮船抓了再丢到小船上。小船把我们载到一个岛上,然后关进一间大厅里,住了一个星期多才能到新加坡岛。后来才知道这叫隔离,怕我们传染病菌给别人。

初来新加坡,一家四口住进一间小房间-父母睡床上,孩子睡床底下。房间是向大房东租的,一层楼有好几间房,分别租给不同的家庭,房与房以木板隔开,隔板和天花板有一段距离,所以无隔音效用,隔壁房的活动听的一清二楚。为了省电,房东规定晚上九点后每层楼只能亮着一盏五瓦特的小灯。我喜欢看书,在微弱的灯光下勉强看,结果近视极深。厨房、厕所、洗澡间等都是公用的,早上大家都争着用厕所,大人当然有优先权,要是忍不住的话,小孩只好跑到后巷的水沟解决,因此那时很多后巷又臭又脏。由于房小,人多,有些家庭背景复杂,家庭与家庭间的关系不一定融洽,搬家是平常事。我们家几个月就搬一次家,一直到搬了第五次后才较固定,因为经济条件改善,自己变成了大房东。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个新条例,凡战前屋子,屋主在战后不能对住户(大房东)起屋租,而且只能把屋子继续租给现有的大房东。但没规定大房东不能对二房东或其他人起屋租。那时很多坡底的屋子属于阿拉伯人的,每个月到他们的屋子向大房东收取租金。一间二三层楼的排屋,大约有四到十间房间,大房东交给屋主的屋租每个月可能不到新币一百元,但大房东每间房间可收屋租几十元,很多大房东的收入就靠出租房间。要成为大房东,必须向屋子现有的大房东缴交一笔咖啡钱,数目几千元到几万元,再通知屋主(也是地主)就行了,屋主无权也不能干涉。这个条例已被废除。

我父亲初来新加坡时是拉人力车的,后来人力车被淘汰,转为踏三轮车。那是很低层的工作。为了减轻负担,哥哥和我每天早晨为出租车洗车。出租车长时间在路上行驶,容易肮脏,车必须每天晚上驾驶员回家休息时洗,有的驾驶员半夜十二点收工,有的要到清晨四五点钟才停驾,每辆出租车每天有早晚两班不同驾驶员,驾驶员的换班时间一般在下午三四点。洗车费当时是每辆每月新币五元,散客,即只洗一次,每次收五毛钱。开始时只是洗两三辆出租车,后来增加到五六辆,必须清晨两三点起来洗,洗车用的水是从政府廉价租给日薪工友的宿舍里拿的。洗好车后就匆匆忙忙买早餐吃,然后踏脚踏车赶去上课。放学后再睡个午觉。

旧时新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个现象,每个行业由同一种籍贯的人经营,海南人和福州人一般经营饮食业,客家人经营当铺,兴化人(莆田、仙游和部分福清人)交通业。我父亲在我们到新加坡不久后就陆续拥有三部出租车。出租车绝大部分是由兴化人拥有,但驾驶员就不一定是兴化人了。七十年代后政府出来新条例,只有出租车驾驶员才发给出租车执照,现在所有的出租车由政府规定的机构拥有。

除了行业,住处也是如此,同籍贯的人喜欢住在同一个地区。建屋发展局所建的廉价组屋普遍后,这种情形逐渐消失。

语言是个让人伤心和怨恨的课题。延续英殖民地政府政策,新加坡的行政语言是英文,你的英文不好,休想在政府部门或大机构担任要职。毕业等于失业,独立初期的新加坡,多数人在华文源流学校就读,华校学生普遍不注重英文。而英文源流学校的学生看轻华文,华语似乎只是低层人们的用语。即使是华校生,他们在“高级”场合也不愿或不敢以华语交谈。现今的新加坡华校已不复存在,但以华语交谈却很普遍。

五十年代的新加坡人口不多,英殖民地政府乐意增加人口,促进社会繁荣。移民比当地人民刻苦耐劳,对经济的增长起了很大作用。英殖民地政府可以因此增加财富,运去英国,让他们的子民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保卫自己的人民丰衣足食是他们的优先考虑,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他们对在为殖民政府工作的当地职员可能必须照顾一下,但为什么他们要积极去照顾殖民地人民的福利?殖民地政府绝不会让殖民地人民有政治上的自由、话语权,人权份子对这种现象静若寒蝉。可是,殖民地国家独立后,这些人权份子就开始积极活动了。悲哀的是有一些当地人士居然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国家还未真正上富强轨道,就要求更多的民主,人权,反对自己国家的政府。当自己国家人民被殖民主义国家统治欺压时,他们又在那里?

唉,不想继续写下去了!

注:这里有意用一些新马惯用的语言,读起来可能较有亲切感。

Friday, January 28, 2011

国立华侨中学海内外校友2010相聚杭州

同学邀请我和太太参加巴黎朋友的中国行,行程包括 “ 国立华侨中学海内外校友2010相聚杭州”。

华侨遍布世界,身在海外,爱国之心尤甚。例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华侨大力支持国内的抗日活动。华侨秉承祖先勤奋耐劳精神,在国外的经济力量才能达到一定水平。不幸一些国家发生排华运动,使华侨经济严重受损,他们开办的学校也被逼关门,有些家庭甚至遭遇家破人亡的惨剧。华人一向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很多华侨把他们的子女送回国内学习。国民政府因而设立国立华侨中学,让回国的华侨儿女就读。查询百度百科,‘国立华侨中学’的解说如下: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后方创办的招收华侨学生的中学。1937 年,大批爱国华侨青年学生回国求学,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为直接投身抗战作准备。1940年5月,国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在云南省保山县创办国立华侨中学(后称国立第一华侨中学)。两年后,昆明的育侨中学并入。1941年8月,华侨事务委员会在四川江津县建立国立第二华侨中学,1942 年 10 月又在广东省乐昌县成立国立第三华侨中学。华侨学生一律享受公费生待遇,免交学费、膳宿费。除侨生外,还招收少数来自国内各沦陷区的流亡学生。1942年,保山华侨一中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迁往贵州贵阳市清镇五里桥办学。1944年9月因日军进攻湘桂,华侨一中又与华侨二中合并。1946年9月迁海南岛海口市,改名国立第一侨民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海南华侨中学。


这些往事似乎遥远得很,但曾经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物就出现在眼前。我们旅行团的一位团友--老张,就是这么一位人物。他还是这次杭州校友聚会的一位负责人。老张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当他在巴黎做工程师时,就曾义务为华侨补习法文,我的两位新加坡朋友流浪西欧时就上过老张的法文义务补习班,到现在还念念不忘老张的功劳。咱们华侨远离家乡到陌生地谋生,要是不团结,哪能有立脚之地。很多人以为中国现在强大了,动不动就讲民主、人权,要闹分裂,这正是西方一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人要达到的目的 -- 让中国无法成为真正的强国。中国只要稳定的继续发展下去,好好利用人才,铲除贪污,人民团结一致,就一定能追过美国。


华侨中学校友杭州聚会于十月在浙大科技园国际交流中心酒店以座谈和联欢形式举行,为期两天。出席聚会的校友都上了年纪,好多是八九十岁的老同志,他们来自各不同岗位,有军人,教授。。。。。 等等。大家从大江南北赶来参加,很多还特地从欧洲,东南亚,美国,澳洲,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过来。大家相聚一起,有讲不完的话。聚会过后大伙儿顺便游西湖,乌镇,一路到上海参观世界博览会






“国立华侨中学海内外校友2010相聚杭州参加者佩戴的卡


咱们的老张。






神州大地到处都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消闲活动。

要有宁静的心情,才能好好感受那美景。

潘天寿纪念馆里的一封信。

谁还敢说中国人不懂得环保。

一个有趣的镜头。

绍兴的小舟

乌镇夜景。

部分校友的留念照

叫中国人兴奋的一个博览会 --  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北京,广州。。。。各个城市一定能继续发展,与世界大都会争辉  --  这不只是一个希望的大地,更是个实现梦想的土地。

Friday, January 21, 2011

灵山胜景 -- 九龙灌浴(释迦摩尼太子诞生)




































到灵山胜景不可错过九龙灌浴。太子佛像一出现,许多人都十指合拢,膜拜释迦摩尼太子,更多人忙着拍照,要把这难得的镜头永久保存下来。现场看不到有人提早离开。

随着音乐《佛之诞》的播放,处最高位置的莲花瓣慢慢绽开,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徐徐露出和观众相见,九龙口中喷出水柱,为太子沐浴。太子顺时针环绕一周,象征着“花开见佛”、“佛光普照”。乐声渐弱,莲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


喷泉周围八组凤凰的口中这时会流出圣水。观众们一窝蜂用瓶子去盛水,喝了保平安。

九龙灌浴虽有些作秀之嫌,但面对广阔天地,巍峨建筑,群山和你做伴,拥抱着几千年的文化、文明,这种以科技设计的摄人心弦的演出,还是能影响观看者当时的心理状态,让人觉得眼前的挫折似乎渺小,一路走来的得失也不过尔尔。这也许说明为什么好些人因面对某些困难而加入宗教,而后死心塌地为宗教奉献时间、金钱甚至生命。归根结底,人类生活最重要的部分还是精神方面 -- 宁静,平和。。。。。

灵山胜景


































几年前到无锡,参观了无锡三国影视城,这次游览灵山胜景。

灵山胜景最有看头的是灵山大佛,大佛高88米,祂和南边的香港天坛大佛,西边的四川乐山大佛,北边的山西云岗大佛以及中部的河南洛阳龙门大佛形成中国东南西北中五方五佛耸峙呼应的格局。在世界最高雕像的排名榜上,灵山大佛应在十名内。赵朴初先生有《灵山大佛》诗赞曰:“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

另一个该看的景点是灵山梵宫,它坐落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与灵山大佛比邻而立。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筑以坚固耐久的石材为主,高大的廊柱和高耸的穹顶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


一个同团的老团友对我说,来到大殿,看到高耸的穹顶和壁上的雕像,有点到教堂的感觉。他是建筑师,在巴黎从事这专业几十年了,年轻时已是基督教徒,不过思想中庸,跟着我们一起游览寺庙,一点也不觉得不舒服。的确,万教归宗嘛,大家的宗旨都是为了世界和平,人类如兄弟姐妹般共处,心灵宁静。你有值得学习之处,就应当拜你为师,为什么要分你我,一定要其他人来信仰我的宗教呢。

Blog Archive